话题

热门问答

热门笔记

用户

查看全部搜索结果

为什么荷兰人总是“直来直去”?


直言不讳已经成为了荷兰人标签,甚至在荷兰语中有个特殊的词汇:‘bespreekbaarheid’ —— 一切都是可以被讨论的。


我曾经在阿姆斯特丹生活了一年多,记得有次,我和我丈夫的朋友们在冯德尔公园闲聊。冯德尔公园在阿姆斯特丹很有名,有着许许多多的咖啡馆和酒吧。

我们找了家咖啡馆,坐下位置后,却并没有服务生立刻招待我们,甚至连服务生都看不到!直到服务员终于发现我们后,他才走进我们,问我们“要什么?”(原文:what do you want)。他并没有礼貌的说“您想要些什么”或是“有什么能为您服务的么?”,而是直接冷冰冰的扔下了一句“要什么?”,或许是他英文不好,又或许是他今天心情不好,但不管怎么样,我被他震惊了!

不久后我的荷兰老师向我解释到:荷兰人都非常的直截了当,并且,阿姆斯特丹人是最直的



“没人会装模做样”




本·科兹,《荷兰人为什么不一样》的作者(原文:Why the Dutch Are Different),在荷兰生活了8年的英国人。他也有着同样的遭遇,有件事令他记忆犹新:有次理发后,有位荷兰的朋友非常直接的表示新发型完完全全不适合他!

“我想,荷兰是一个没人会装模作样的地方。举个例子,当你在公司会议上,提出了一份并不聪明的观点时,人们往往会直接当面指出。”



对科兹而言,在这一点上,荷兰文化与英国文化实在是大相径庭!在英国,人们总是表达的很委婉,尽量避免语言上的攻击性。

“你不能在列车上说话大声,因为对其他乘客而言,这样做是不NICE的;在家里,你不能把音响开的太大声,因为对邻居而言,你这样做是不NICE的;这对我们来说一直是种行为准则。” 科兹说道,但是在荷兰,事情就有些不一样了。“在这里,人们有权表达他们想表达的一切,并且可以完全的直截了当!如果有人不喜欢这样,那是这些人的问题!”



对很多外国人而言,这种直截了当会给人一种不礼貌,甚至傲慢的感受。有一次,我在超市中不幸弄翻了货架上的杂货,没一会儿,就有十来个荷兰人围了上来,他们都纷纷给予我些建议,但是,并没有人直接帮我一把!对我而言,这种场面很明显的表明我需要帮忙,而对于荷兰人则不同:除非我说出口,否则就是没必要帮忙。

“许多人认为我们缺乏同情心。也许从某个角度这句话是对的,我们将真实放在同情的身前。” 布鲁克尔说,她是一位文化学者,帮助人们理解不同文化下的差异。

“总而言之,这是一种沟通方式上的差异。” 布鲁克尔说,她相信,荷兰人之所以有着直截了当的性格,是与加尔文主义在荷兰的盛行有关(即使荷兰新闻表明,现在大部分的荷兰人都没有任何的宗教信仰)。



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后,加尔文主义从法国传播到了苏格兰、荷兰,但只在后者流传开来,当时的荷兰加尔文派与统治者西班牙天主教有着激烈的斗争。1573年,如今掌管荷兰的奥兰治王室的祖先,沉默者威廉将国教从压迫者天主教改为了加尔文教派,从而影响至今。

从那时起,“加尔文教派希望教导人们,通过自省、完全诚实、保持清醒、拒绝‘快乐’与‘享受财富’从而获救。”

所以直截了当在荷兰甚至有着专门的单词:bespreekbaarheid —— 一切都是可以被讨论的,没有禁忌的话题。



“在隐私的观念上,也是截然不同的”



事实上,直接性和与之相关的透明思想是荷兰人最为显著的性格特征。荷兰的老房子总有着大窗户,只要人们愿意,都可以透过窗户看到窗里的隐私。

“隐私的概念在这里完全不同。” 科兹说道,比如荷兰人愿意在公开场所讨论隐私的话题。

“当你和朋友坐在餐馆里,他们会很乐意在充满陌生人的房间里,大声的讨论他们的身体状况、爱情生活、父母的离异。他们并没有保密的理由。”



从另一个角度而言,所有的话题,无论多么的难以启齿,都是应该被讨论的。比如荷兰人对于卖淫、毒品和安乐死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处理方式。比如卖淫被完全的合法化了(在高度控制下),红灯区成为了阿姆斯特丹的重要地标。而大麻虽然不合法,但是在荷兰有着一个容忍政策,某些“咖啡店”并不会因为出售此物而被起诉。

但是布鲁克尔不同意荷兰人百无禁忌。“我们不讨论薪水、不讨论养老金、不讨论任何和奢侈有关的事情。我们不会说自己的房子有多漂亮,车友多大。”

除此之外,布鲁克尔表示荷兰人不愿意承认任何表现或暗示不平等的事情。比如说荷兰的泡勒德乐(Poldermodel)模式,政府、雇员与工会通过不断的沟通最终给出解决方案的做法。这种来自于“圩田”的思想,渗透进了荷兰人的方方面面,比如在家庭中,儿童有着和父母一样的发言权。



“我们有着平等的文化,在这里,我们不希望老板与员工有所不同。” 布鲁克尔说。换句话说,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行为准则。平等文化已经随处可见,比如在荷兰谚语中:“能做到普普通通,就已经够疯狂的了。(Doe maar normaal, dan ben je al gek genoeg)”、“不要把你的脑袋放到地上。(steek je ho hoen niet boven het maaiveld uit)”,这一些都在提醒人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。

对于我而言,我正在学习更为直接的、更荷兰的与人们交流。布鲁克尔建议我这样试试:用“我要预约医生。”来代替先列出一堆原因,再表明我需要看医生;用“我需要帮助。”来代替期望被帮助。总之,虽然我会抱怨荷兰直,但是,我也非常荣幸能在这个国家换一种生活方式。



原文:Where Dutch directness comes from - Olga Mecking

转载 | 素材来源于网络

举报 2018-02-11 0评论